客服热线:

        0939-4429662

您的当前位置:大黄交易网大黄交易网 >> 大黄资讯 >> 行业聚集

行业聚集

一个祛湿方,上下湿气都排空——中国大黄网

2022/8/29 14:48:21 来源:大黄交易网 浏览量:

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此方名为泽泻汤,由东汉大医张仲景所创,泽泻、白术组合到一起就是一张千古名方。别看药味简单,药效一点也不差,由此成就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翻开《金匮要略》,关于泽泻汤的记载是这样的: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支饮也就是湿气,湿气往上走,走到头面,引起的头晕,泽泻汤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实不光是头晕,还有头痛、耳鸣、鼻塞,在此基础上可能还伴有胸闷、呕吐、咳嗽、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症状,都在泽泻汤的治疗范围之内。


泽泻汤:泽泻15克、白术6克。


泽泻利水渗湿,泽泻这味药力大无比,可以把上泛的水湿拽下来,拽到膀胱。古人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的意思就是帮助排尿,这样体内的湿气就有了出路,就能名正言顺地排出去。泽泻利水渗湿的功力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势不可挡。


白术健脾祛湿,这是它最擅长的领域。其中,健脾是主要的。一来,脾在中医五行中属土,用土来治水,合情合理。二来,湿气从脾胃而来,是脾虚了以后,运化功能减弱的结果。那么,反过来,脾主运化的功能一旦恢复,是不是就能断了湿气的来路,自然也就不会有上泛一说。



这样一个治上,一个治下,天衣无缝。


两个简单的医案,出自国医大师刘渡舟刘老先生。


医案一:


1967年,一位姓朱的中年男子找到刘渡舟,说自己患病多年,前前后后看了不少大夫,吃了不少药,钱没少花,病却不见好。


说起来,倒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头晕,如同活在云里雾里一般,且时常感到脑袋发沉,好像有水似的。


刘老一看,这人舌头肥大,舌苔白滑,很明显,脾虚有湿,水湿为患。一时想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言: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当即决定投以泽泻汤。


这人接过方子一看,只两味药,顿时心生疑惑,不过,出于对刘老的信任,还是照常服用了。


一剂药喝完,但见身体没有反应,不由得失望至极:我早知这区区两味药是不够力的,你瞧,果不其然吧。人到中年却像个孩子一样,干脆赌气不喝了。在家人的一番劝说之下,这才勉强同意再服一剂。


谁知第二剂药刚刚服下,前胸后背就有津津汗出,而且这汗液呀似乎格外黏腻,与此同时,头晕的现象也开始好转,这感觉很奇妙,就像是站在云雾笼罩的山头,突然,一阵风吹来,云消雾散,从未有过的天清地明。


心情立刻从大悲转为大喜,打那以后,也不需要家人叮嘱,每日按时煎药、服药,一共五剂药,喝到第四剂,这病啊就全好了。


医案二:


1973年,一位黄姓女子头痛难忍,也是老毛病了,一开始没放在心上,痛了,就吃点止痛药,不曾想这一痛就是一年多。她去见刘老,声泪俱下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说自己的头上啊像戴了个铁盔。


刘老见其舌大,舌苔白而腻,也是水湿上泛之症,在泽泻汤的基础上加了一味天麻,一个疗程下来,头痛也好了。


刘老用此方帮助无数人摆脱病痛,世人皆称赞刘老医术高超,刘老却谦虚地以为:不是我厉害,是张仲景太厉害了。


想当年仲圣于乱世中创立泽泻汤,历经千年,非但没有被时代抛弃,反而用诸多事实证明,在制水方面它是行之有效的,也真正印证了那句话:药少而力专。


  • 分享到: 0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