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茶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千百年来,古代医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药茶方,对人民的保健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药茶的源流
在盛唐时代,已有临床上使用药茶方的记载。著名医学家王焘等于公元752年所编巨著《外台秘要》,是书卷三十一载“代茶新饮方”,详细地记载制备药茶方法:“右十四味,并拣择,各各别擣,以马尾罗筛之,搅令匀调,重筛,务令相入,不令偏,并别取黄白楮皮白皮根相兼细切,煮取浓汁,和溲令硬软得所,更于臼中捣。别作一竹卷子,围阔二寸半,厚二分以下......捻成饼子,中心穿孔......挂之通风阴处妙。若须煮用,以炭火上炙令香熟,勿令焦,臼中捣末,任随时取足,煎以代茶”。并谓本方可“补腰脚,聪耳明目,坚肌长肉,缓筋骨,通腠理,患消中消渴尤验”。
宋代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中列有药茶方10多则。如:“葱豉茶,治伤寒头痛壮热”;“石楠芽茶,治风补暖“;“皂荚芽茶,治肠风”等。宋徽宗敕撰 《圣济总录》载:“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二钱匕,好茶末一钱匕。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熟,即调干姜服之”。又“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茶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是书为药茶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
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介绍药膳菜肴94种,汤类35种,延寿食疗方29种,并有药茶的内容。如“玉磨茶,上等紫筍50斤筛筒净,苏门炒米50斤筛筒净,一同拌和匀入玉磨内磨之成茶”。“清茶,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芽少时煎成”。并明确地指出:“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神清少睡”。论述可谓确切。著名老年学家邹铉续撰《寿亲养老新书》,收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如“食治老人热风下血,明目益气,除邪治齿疼,利脏腑顺气,槐茶方,......每日煎如茶法,服之恒益,除风尤佳”。又“食治老人风冷痹,筋脉缓急,苍耳茶方。苍耳子2升,熟杵为末,每日煎服之代茶,常服,极治风热明目”。
明代朱橚等编《普济方》的“食治门·药茶”篇中,收载有葱豉茶等8方,并附有用川椒末治疗好食生茶方,韩懋著《韩氏医通》载“八仙茶”,采用粳米、黄粟米、黄豆、赤小豆、绿豆、细茶、芝麻、胡桃、南枣等制成,用作四、五十岁中寿之年的缓衰抗老之补益剂,具有代表性。孙一奎撰《赤水玄珠》,载药茶方,如:“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片芩二两(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一两,细芽茶三钱,白芷五钱,薄荷三钱,荆芥穗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用茶清调下”,颇有佳效。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谓:“茶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又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并附有药茶方,如“痰喘咳嗽,不能睡卧,好末茶一两,白僵蚕一两,为未,放碗内盖定,倾沸汤一小盏。临卧,再添汤点服”。
养生学专著《遵生八笺》,内载汤类32种,粥类35种等,多为中老年保健而设。在《饮馔服食笺》卷中对茶品、采茶、藏茶、煎茶、试茶、茶具等均有详细叙述。在谈到花茶时说:“人有好以花拌茶者,此用平等细茶拌之,庶茶味不減,花香盈颊,终不脱俗,如橙茶莲花茶。于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系,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焙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此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清代,研究茶的著述颇丰。汪昂著《本草备要》谓:饮茶有解酒毒,油腻,烧灼之毒。多饮消脂,最能去油。”张璐著《本经逢原》载:“徽州松萝,专于化食”。黄宫绣著《本草求真》:“茶茗”大者为茗,小者为茶。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涤,炙煿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能有效”。
沈金鳌著《沈氏尊生书》,是书载:“治目中赤脉,芽茶、白芷、附子各一钱,细辛、防风、羌活、荆芥、川芎各五分,加盐少许,清水煎服”。著名的 “天中茶”根据温病学家叶天士药茶方改订制成。费伯雄著《食鉴本草》,书中备录药茶方多种,如五合茶,“但凡觉受风寒,头疼鼻塞,身体困痛,即用生姜大块捣烂,连须葱白、红糖、胡桃捣碎,霍山茶,滚水冲一大碗热服,微汗即愈”。其它尚有川椒茶、槐茶、柏茶等。
在清代官廷中,药茶应用十分普遍。如清宫仙药茶,由乌龙茶、六安茶、泽泻等组成,对于减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脂有一定作用。再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是书载有代茶饮方10多种,如“生津代茶饮〞水煎代茶,频频饮服,可以育阴润燥。用“加味午时茶〞治疗西太后食积气滞之症,颇有效验。从“午时茶”传入宫中也可见药茶使用之广。
本文链接来自于(https://mp.weixin.qq.com/s/9mZSpWjcPwJwsUGfFy4PIQ)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