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易动怒,伤脾犯胃
春季在五行中应东方木象,木曰曲直,以春季生机盎然的气象助肝气升发。但这种升发如果太过,则容易导致肝阳上亢乃至肝火上炎。除了引发乳房疼痛外,还可出现易怒、头晕、头痛、耳鸣、眼涩及胁痛等不适;肝气容易横逆犯脾胃,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纳差等症状。
正如《黄帝内经》指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飨泄,食减,体重,烦冤。……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是说春季木气之象太过的时候,容易出现腹泻、纳差,以及心烦易怒、头晕等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提示,有的情感障碍患者发病呈现季节性特点,其中秋冬季以抑郁障碍为主;春夏季则以躁狂症为主要表现。这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季节性变化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对日照时长研究发现,高纬度、阴雨天气等日照时间短的情况,可能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心情不好赖天气可能是有依据的。
调心畅情怎么做?
1.移情于景
春季是踏青的好季节,凭栏远眺、登高望远,可以舒展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壮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就像范仲淹所说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移情于乐
音乐可怡情养性,中医学认为,音乐可分为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与人的五种情志(思、忧、怒、喜、恐)分别相关。当出现肝气郁结所致急躁易怒等表现时,可选听角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肝),有利于舒肝解郁。代表曲目包括:
①《春风得意》
②《行街》
③《江南好》
④《霓裳曲》
⑤《红河的春天》
⑥《胡笳十八拍》
⑦《春之声圆舞曲》
⑧《庄周梦蝶》
⑨《列子御风》
3.充足睡眠
养肝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不适宜从事太过耗损脑力的工作,尽量在11点前就寝。“人卧则血归于肝”,在凌晨1~3点肝经当令旺时进入深度睡眠,睡得越深,肝血回流的效果越好,疏泄、运行、排毒的效果就越高,情能畅,目能视,手能握,腿能行。
4.疏通经络
穴位按摩:恰当的穴位刺激可以激发经气运行,达到疏肝理气、调畅经络的目的。常用的如四关穴,是指双侧合谷、太冲,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的原穴。
所谓“原穴”,是原气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刺激原穴能调整脏腑气血,通达三焦气机,改善内脏功能。合谷穴配合太冲穴进行治疗,可起疏肝理气、静心宁神的功效。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